摘要:2024年交通运输局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一、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指导思想,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领导机构,三、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责任分工
2024年交通运输局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县交通运输局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落实县交通部门创建责任,明确局各单位(股室)、县交通运输企业责任和具体责任人,将创建工作落在实处,根据县《关于进一步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县交通运输局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实施方案。 一、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优化我县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素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为“实力、品质、红色、奋进”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领导机构 根据县创国卫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工作要求,为切实推进创建卫生县城工作,落实创建责任,结合本系统实际,成立县交通运输局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长: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党委委员、副局长 成员:党委委员、副局长 党委委员、副科长级干部 二级主任科员 执法大队副科长级干部 执法大队副科长级干部 县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 运有限公司分公司负责人 县公交公司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局综合办,办公室主任由 同志担任,做好对接和日常协调工作, 为成员,做好资料收集和材料上报工作。 三、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责任分工 (一)交通运输服务组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发展中心、县长运公司、公交公司 责任人: 联络员: 创建任务: 1、车站等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有健康教育内容。 2、车站等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公厕设施不低于二类标准。 3、推动公路客运站交通枢纽等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配置和使用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等医疗急救设备和药品。对交通等重点行业人群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引导全社会逐步提高全民急救能力。 4、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5、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道路照明及景观照明设施整洁、完好,运行正常。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及时进行保洁,保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活动,禁止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发布烟草广告,逐步实现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二)路域环境整治组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执法大队 责任人: 联络员: 创建任务: 1.加强公路沿线两侧环境卫生整治,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无露天堆放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公路沿线无乱堆放、排污等现象。 2.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道路照明及景观照明设施整洁、完好,运行正常。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及时进行保洁,保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社区帮扶对接组 1.机关帮扶对接工作组 责任领导: 责任人: 2.发展中心帮扶对接工作组 责任领导: 责任人: 联络员: 3.执法大队帮扶对接工作组 责任领导: 责任人:联络员: 工作职责:要对接好帮扶工作社区,对上级督查反馈的问题落实专人负责,限期整改到位,并将整改结果及时反馈报送。 (四)局创国卫工作督导组 责任领导:、 责任人: 联络员: 工作职责:对局创国卫工作任务落实情况、上级督查反馈问题落实整改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创国卫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 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宣传。局属各单位、各交通运输企业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责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切实抓好统筹协调、调度推进、考核评价等日常具体工作;要积极履行创国家卫生县城主体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创国卫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任务清单,明确目标举措,压实责任、压茬推进;要宣传好我县创工作动态和工作举措,增强创国卫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创国卫工作中来。 (二)加强统筹调度。各责任单位(股室)要形成工作合力、主动作为,为创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抓好行业部门责任落实,全力配合县创国卫工作开展,局实行“创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推进调度机制,原则上每月一次调度,遇重大问题,及时调度。 (三)严格督查考核。建立局“创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专项考核评价办法,把创国卫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重要内容,作为年度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及各单位、干部职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并作为确定优秀等次的重要依据。对重视不够、落实较差、推进不力的单位,严肃问责。
2024年市交通运输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城市管理,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总体部署,根据《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市交通运输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实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法科学治理,全民共建共享”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载体,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服务功能,提高交通运输行业卫生、文明水平,为我市2023年底实现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任务 系统各单位必须围绕创建目标,按照各自职能,密切配合,确保创建任务按期按质完成。对照《市交通运输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任务分解表》,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营造浓厚的创卫氛围。系统各单位要利用交通运输行业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在车站、码头、港口设立电子显示屏或宣传栏(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和公益广告,宣传健康保健相关知识;深入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及公共交通工具张贴禁烟标识。各单位要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向广大干部职工、从业人员传达上级部门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有关精神及创卫的重要意义,使创卫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交通运输行业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系统各单位要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系统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加强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监督管理,针对办公区及、家属区、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及场站等重点场所,定期组织开展卫生清洁行动,做好环境卫生保障工作;及时组织摸排车站、港口、码头公厕环境卫生情况,健全公厕卫生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对于低于二类标准的公厕要制定具体改造时间表,定期上报改造进度。各单位要围绕项目建设、船舶污染物治理、节能减排等关键环节,抓好突出环保问题整治,建立应急响应机构和信息报送系统,确保创卫期间不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三)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按照创卫有关食品安全工作要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规范餐饮食堂落实清洗消毒制度,确保餐饮食堂内外环境整洁,无交叉污染,食品储存、加工符合卫生要求,餐饮食堂承办单位许可手续齐全有效,从业人员具有健康合格证明。 (四)扎实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严格贯彻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针对办公区及家属区等区域内严重的病媒生物种类和公共外环境,适时组织开展日常投饵杀灭工作,并做好相关登记资料收集汇总。 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步骤 (一)动员宣传(即日起-2024年9月底) 系统各单位要开展动员宣传活动,加大创卫宣传发动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单、LED屏幕、公交车车身、出租车顶灯、单位宣传栏等多角度全方位报道创卫内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格局,确保形成强大的创卫宣传声势,营造全民参与创卫的氛围。 (二)整治提升(2024年9月底-2024年12月底) 各单位要熟悉掌握国家卫生城市各项标准,按任务分工表,认真组织开展创建工作,重点针对车站、港口、码头等公共场所公厕环境卫生、交通领域生态环境保护、餐饮食堂食品安全、办公区及家属区病媒生物防制方面开展集中整治;要定期组织对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核验,对于已达到标准的继续巩固和提高,未达标的指标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完善,自查情况形成自查情况工作报告。同时,针对市爱卫会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查漏补缺,巩固扩大创建成果。 (三)验收准备(2025年1月-2025年6月) 系统各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落实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硬件设施。针对省级初评反馈情况持续抓好整改落实,做好2022年下半年全国爱卫会组织的暗访和2023年技术评估迎检准备工作。 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局成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交通运输系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全面工作,指导督促系统各单位进一步健全爱国卫生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研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系统各单位、局机关相关科室要加强工作统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方式步骤、工作重点、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员,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系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取得实效。 (二)细化责任分工。系统各单位要根据所承担的创建工作任务,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举措,将测评指标层层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位工作人员,确保人人有责任,事事能落实;要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创造性,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要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投入力度,保证必要的创建经费,确保创建活动有效开展。 (三)强化督查问责。系统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基础工作,狠抓基础性工作不松劲,并将创卫工作列入重要督查事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市局将适时对各单位创卫情况进行督查,对因工作不力、延误整体创卫工作进程的部门和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创卫工作不落实、造成重大失误、拖全市创卫工作后腿的,将严格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责任编辑:创卫办)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