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创卫资料文章推荐

主页 > 创卫资料 > INTRODUCE

2024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2025-02-04 11:01 作者:创卫办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2024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1.2024年街道办事处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桐城市2023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2024年街道办事处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进一步推进高原“洁净”城市建设,努力打造环境洁净、容貌清爽、生态秀美、功能完善、秩序规范的覆盖城乡、全民共建共享的高原“洁净”城市,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优化资源,开拓创新,高质量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动辖区居民共同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有效阻隔新型冠状病毒等各类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切实搞好爱国卫生活动,我街道结合实际情况,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
 
细心组织,领导重视
 
居民的卫生公德意识、良好的卫生习惯,优化环境、促进发展、展示文明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街道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安排部署召开爱国卫生工作专题会议。以环境集中整治和大力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工作,为逐步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制定方案,措施得当
 
为进一步深化全域文明创建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制定了《人民街街道2023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社区职责和工作要求。采取全面发动与集中专项整治相结合、重点突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把工作职责落实到位。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工作,广泛动吊辖区单位及居民进取参与,在全街范围内掀起爱国卫生运动的新高潮,确保了活动取得成效。
 
三、加强宣传,全面动员
 
充分利用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海报、LED屏、横幅、邻里牵手群、小喇叭广播等形式,及时、高效、准确向辖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大力宣传健康科普知识,将疫情防控和健康科普等知识传播到每个家庭、每个人,引导辖区居民养成勤洗手、多通风的文明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升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引导辖区居民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等异常情况及时向社区进行报告,按照要求规范就医,有效保护自身健康。引导居民树立保护环境、关爱健康的意识,改掉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优化发展环境,提高群众的防病能力,提供一个有力的精神文明保障。
 
四、重点整治,美化家园
 
一是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大力清除“牛皮癣”,积极发动社区居民群众大搞环境卫生;二是加强下水道巡查上报工作,对辖区内下水道堵塞引起路面积水的进行清除,杜绝下水道堵塞、污水溢上路面的现象;三是大力整治以占道经营为主的“六乱”现象,组织力量全力以赴参加整治工作,重点针对占道经营、占路摆卖、占道堆放突出问题,加强巡查监管。
 
五、持之以恒,巩固爱卫
 
街道及社区爱国卫生工作在全面开展的基础上坚持重心下移,积极做好爱国卫生工作,不断提高卫生水平。进一步明确基层爱卫组织的职责、人员和任务,落实辖区责任制,强化社会卫生管理、除害防病、卫生宣传教育的管理职能,将辖区的爱国卫生工作管好、抓细、做实。街道及社区干部和居民群众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确保爱国卫生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六、下一步打算
 
今后,人民街街道将认真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继续搞好爱国卫生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求,统一思想认识,确保爱国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扎实有效地开展爱卫活动,丰富活动内容,扩大爱国卫生运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让居民积极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中;三是加强环境卫生知识宣传,丰富宣传内容,加强对居民热切关注的、贴近生活的健康知识着重进行宣传;四是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重点整治背街小巷、居民区卫生死角脏乱差等现象,把环境卫生活动做实、做好、做出成效,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桐城市2023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一、工作进展和成效
(一)强化爱卫创卫组织管理
1.健全各级爱国卫生组织。成立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主任的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完善市爱卫办设置,各镇街成立爱卫会和爱卫办,226个村居全部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配备专兼职人员,实现爱国卫生组织全覆盖,机构、人员、经费有保障。
2.完善卫生城市创建体系。一是将创建国家卫生市列入“十四五”时期重点品牌工程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费纳入财政安排。印发《桐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市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创建指挥部,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四大班子领导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专职负责创建工作,将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一同部署、顶格推进。二是按照分片包保原则将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划为22个片区,每个片区1名市领导牵头,实行“清单制+责任制”网格化管理,牵头片长不定期明查暗访和现场办公,推动解决难点重点问题。市创卫办制定任务清单,落实各街道、牵头部门、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责任和要求。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和研究创卫工作。三是开展培训工作调度。组织镇街、各牵头单位分管领导和经办人到广德、歙县、铜陵、长兴、桐庐等地学习创建经验,市创卫办组织线下线上全覆盖业务培训18场2900余人次,做到指导有力、业务熟悉、推进有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牵头召开调度推进会14次,发出督查通报69期,问题交办单87份,现场交办单278份,提醒函6份,督办函3份。
3.积极推动全域卫生创建。将创卫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考核,赋予重要考核分值,强化属地部门联动,调动牵头部门和各镇街主动性积极性,合力推动城市卫生管理。开展党政机关和各镇街卫生创建,铺开卫生镇、卫生村、卫生单位、无烟单位和健康细胞全域创建,推动创卫向基层延伸。截至2023年,我市创成省级卫生镇6个,省级卫生村53个,市级卫生镇4个,市卫健委、市法院等8个单位创成省级卫生单位。吕亭、新渡、金神、嬉子湖镇正在创建省级卫生镇,大关、青草、黄甲镇正在创建国家卫生镇,创卫氛围更加浓厚。

(二)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1.开展第35个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根据安庆市《关于开展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要求,2023年4月起,我市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为目标,以加强环境卫生治理为重点,以抓“四害”防治为突破口,强化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全民健康教育,落实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工作任务,推进爱国卫生活动有序开展,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参与,成立以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爱卫和创卫工作组织,高位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和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在进一步完善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机制的同时,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市爱卫办、文明办联合出台了《桐城市关于开展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以积极开展卫生创建、文明创建为抓手,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分解任务指标,明确工作职责,层层抓好落实,确保爱卫月活动有序开展。发动全市各镇街、各党政机关和广大市民,认真开展以“宜居靓家园健康新生活”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全面提升环境卫生质量,努力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整洁、优美、健康、和谐的城乡环境。二是广泛宣传、全面动员。紧扣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主题,市爱卫办制作了60余条创卫和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标语,印制《告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在全市发放,录制《桐城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通告》通过小喇叭、流动宣传车等循环播放,在市融媒体中心、全市各镇街、各居民小区、重点公共场所和店面电子屏等宣传媒介上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同时,通过抖音、短视频等开展宣传。4月7日上午,桐城市以“宜居靓家园健康新生活”为活动主题在市民广场举办第35个爱国卫生月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市政府副市长汪杰贤、市政协副主席胡艳凌等市领导参与主场活动;龙眠街道、文昌街道、龙腾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市文明办、市爱卫办、市教育局、市文旅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活动现场展出宣传展板40余块,全面展示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开展除四害、健康生活方式、创卫小知识、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等宣传;市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安排内科、妇幼、疾控、公共卫生专家开展义诊;志愿者向市民们发放爱国卫生月宣传帆布袋1000个、创卫倡议书600份、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疾病预防等各类宣传折页和手册4800余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人员现场示范灭蟑、灭鼠等除四害的方法,普及除四害知识,免费赠送价值3000余元的捕鼠笼、苍蝇贴、灭蚊药、灭蟑螂饵剂等,现场解答群众疑惑和灭四害知识,倡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其他镇街在爱国卫生运动月期间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月启动仪式和主场活动,组织单位和部门开展健康义诊、卫生大扫除、河道清淤、死角清理、污水治理等各种活动。活动月期间,市爱卫办还组织了疾病预防控制、病媒生物防制等专家和工作人员,结合各镇街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卫生单位工作,到各镇街开展活动指导和督导工作。对活动开展不规范、卫生创建不达标、环境治理不到位、工作经验有欠缺等情况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纠正。三是开展整治,预防疾病。龙眠街道、文昌街道和龙腾街道以及各镇政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联动形式,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村和社区结合创卫要求,动员群众对房前屋后、排水沟等区域进行清理,大力实施农村卫生厕所改造;组织志愿者对路边杂物、村庄卫生死角等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清理。新渡镇、双港镇、青草镇、黄甲镇、吕亭镇、大关镇等乡镇组织医护人员和当地村医,深入学校、企业、单位和家庭,仔细讲解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和日常防治知识,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问题,提倡大家关注自身健康,定期测量血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通过此次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增强了居民的自我保健、防病强身的意识和能力,倡导了科学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老百姓的健康素养。市卫健委、市司法局、市融媒体中心、市民政局等40余个单位结合爱国卫生月主题,走进社区,联合开展共创共建活动。结合新冠肺炎病毒等流行病及春季病媒生物防制的特点和实际,组织开展春季病媒生物防制和健康知识宣教活动。各地各单位按照市爱卫办部署,根据统一制定的宣传内容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防疫宣传单,普及病媒生物和媒介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预防疾病能力。

2.开展第13个爱国卫生法治宣传周活动。2022年9月起,桐城市爱卫办围绕“爱国卫生70载,共创健康新时代”为主题,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第13个爱国卫生法治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桐爱卫办〔2022〕16号),在全市各镇街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布置开展第13个爱国卫生法治宣传周活动。在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宣传的同时,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开展多种形式卫生大清扫、垃圾大清运、环境大整治活动,各地各单位通过微信公众号、LED屏、宣传栏、移动宣传车等多种方式,深化爱国卫生法治宣传,普及健康防病常识,树立健康饮食新风尚;组织搬家式大清扫,培养公共卫生意识;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清理主次干道卫生,提高群众综合治理能力。本次宣传周活动中,广大干部职工带头行动、群众踊跃参与,活动热情高涨,在宣传过程中有效增强群众爱国卫生法治责任感,普及了爱国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取得了圆满效果。
3.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市文明办、爱卫办联合行动,每月一次在市建成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园水体、客运交通、学校医院、公园、居民小区、集贸市场、拆迁建筑工地、城中村、城郊结合部、餐饮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网格化大清扫,各街道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责任分工,清除暴露垃圾,着力清除积存垃圾、卫生死角等突出的环境卫生难点,疏浚沟塘死水、清除杂草淤泥和漂浮垃圾。干部职工定期清洁责任区环境卫生,拔除杂草、清理陈旧杂物,整改车辆乱停放,组织“绿色家园齐守护”共建活动,与卫生城镇、卫生单位创建工作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市容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整治,补齐环境卫生短板。
4.扎实开展控烟禁烟等行动。出台《桐城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管理规定》,深入开展控烟行动,94家党政机关、34家公立医疗单位、10家民营医院命名无烟单位,无烟党政机关、学校和医疗机构全覆盖。创建健康单位5家、健康学校40所、健康餐厅10家、健康主题公园1个、健康步道2处、健康长廊2个、健康小屋110个、自助式健康自测点87处,健康村(社区)70个。各镇街和各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将无烟单位创建纳入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创建“无烟单位”活动促进控制吸烟工作的落实。通过“无烟单位”创建,使群众了解烟草危害知识,发挥无烟单位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单位和群众加入控烟行列,形成公共场所控烟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获益的良好氛围。
5.扎实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出台《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桐城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成立市病媒生物防制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投入387万元招标第三方机构在建成区内所有公共场所和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孳生地调查、治理和防制。通过爱国卫生月和卫生创建等活动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科学防治;结合文明创建、“三线三边”、公共厕所改扩建、集贸市场集中整治等活动,加强环境治理,对重点行业加强指导,完善防蚊蝇防鼠设施建设,蚊蝇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公开招标选择有害生物防制公司,在市疾控中心指导下,建成区范围公共场所科学开展四害防制工作。各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各镇街与第三方签订协议,购买服务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按病媒生物防制标准设置毒饵站、捕蝇笼、灭蝇灯并定期投药和管护,全面加强城市建成区内水体蚊虫的杀灭。开展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监测。建成区鼠、蚊、苍蝇和蟑螂密度达国家B级标准,重点行业单位防蝇达标率97.23%,防鼠达标率96.77%。

二、主要工作经验和亮点
(一)爱卫组织机构分工明确。市爱卫办有效协调和组织全市范围内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了爱国卫生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创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进一步完善国家卫生市创建分片包干机制,实行分片责任包干,形成常态化机制。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定期调度、调研调查、现场办公、问题交办和督办等方式,推动解决问题,督促整改落实。
(三)爱国卫生工作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手段、有措施,工作资料归档分类管理,将爱国卫生工作具体指标要求划定到各镇、街道及成员单位,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各部门、各单位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爱卫和创卫活动,市领导、市爱卫办定期组织检查,及时通报各责任单位目标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保证了爱国卫生工作扎实开展,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四)爱国卫生活动组织有力。除病媒生物防制经费外,市政府安排专项办公经费和创卫经费50万元。市爱卫办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统筹协调各部门做好社会卫生工作,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法制宣传周、无烟党政机关和医疗单位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创建、卫生先进单位创建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在特殊时段节点如艾滋病日、结核病日、无烟日等积极回应社会关注,开展相关主题宣传教育。积极当好政府参谋,指导各部门、各单位、街道各社区爱国卫生人员认真完成各项爱国卫生工作任务。积极对接城管、市场、商务、公安等部门,针对城市管理、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将创卫和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密切结合,在城市重点点位、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和各镇街开辟宣传阵地,开展公益宣传,设立三级投诉管理平台,委托市统计部门、融媒体中心开展群众卫生满意度调查,宣传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组织全市各单位、各镇街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爱卫宣传、环境卫生清洁、人居环境整治、控烟工作等活动。在城区和各镇的党政机关、医疗卫生单位、各类学校、企业单位、社区和家庭等社会细胞中以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为目标,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卫生单位和无烟单位创建。每年开展以健康宣教、戒烟控烟、文明环保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环境卫生整治、病媒防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和各类卫生创建工作,鼓励、组织、指导和协调开展各镇街、各单位争创卫生镇、卫生村居、无烟单位和卫生示范单位等活动。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卫生创建覆盖面还有不足。一些单位的爱国卫生和卫生创建积极性还不够,总体覆盖面不足,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卫生城市工作中,有的卫生先进单位没有形成有效常态化巩固机制,导致标准下降、质量滑坡,未能很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职责责任履行有待进一步压实。环境卫生整治与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改水改厕等工作结合不紧密,责任链条需要进一步拧紧,合力有待进一步凝聚。挂钩责任、部门责任、属地责任不同程度存在履行不到位情况,下沉社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有待进一步拓展。
(三)长效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市爱卫办专职人员相对不足,爱国卫生工作体系、长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个别地方和单位爱卫组织开展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常态化工作机制不全;一些单位对爱国卫生运动思想认识和宣传动员力度有待加强,爱国卫生网络虽然已建立,但开展工作的重视程度、系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不强。
(四)城市卫生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市建成区仍然存在少数卫生死角;病媒生物防制认识不到位,忽视环境卫生整治,忽视储水容器清理、卫生死角清理等,依赖于毒饵站、捕蚊笼等物理设施发挥作用;三防设施建设不到位、定时投药灭杀、设备维护常态化工作还有待加强;道路周边、城中村、城郊结合部仍有卫生薄弱点,集贸市场出店经营等还不同程度存在,城市卫生管理稍有松解容易反弹,环卫管理常态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责任编辑:创卫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