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卫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才闻丹桂飘香去,又见金菊迎风开。今天,有幸迎来了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市检查验收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在此,我谨代表湘乡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向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各位多年来对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湘乡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单汇报。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2篇)
第一篇:湘乡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湘乡市委 湘乡市人民政府 (2012年10月3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才闻丹桂飘香去,又见金菊迎风开。今天,有幸迎来了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市检查验收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在此,我谨代表湘乡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向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各位多年来对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湘乡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单汇报。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之一 一、湘乡概况 湘乡,古称龙城,位于湖南省中部,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和休闲旅游城市。区域面积1948平方公里,人口近100万,下辖3乡15镇4个街道办事处。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92万。我市近几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兴市”战略,全力“建设工业强市,打造魅力龙城,共建和谐湘乡”。2010年成功创建湖南省文明城市。2011又作出了“六城同创”构建“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幸福湘乡的科学决策,全面吹响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攻坚号角。我们坚持把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强势推进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全市城区面貌、生态环境、人居条件和城市服务功能明显改善,城市建设及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省爱卫办刘五星主任、王强主任等领导多次亲临我市调研指导工作,更加坚定了全市人民创建卫生城市的信心和决心。暗访后,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对照标准查漏补缺,针对问题扎实整改,力促各项创建指标全面达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之二 二、省级卫生城市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一)爱卫组织管理坚强有力 1、领导重视到位。我市历年来把爱卫工作纳入政府议事议程,坚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湖南省爱国卫生条例》,把爱卫工作和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纳入湘乡十二个五年规划。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由市长担任主任,分管副市长担任副主任,职能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爱卫办作为常设机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督促等日常工作,并拥有督查督办、考核奖惩等权力。街道、社区,各部门、各单位都分别设立爱卫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明确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本单位本辖区的爱卫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11年以来由爱卫会主任主持召开的全市爱卫全会4次,各部门单位相应召开爱卫工作会议年均5次以上。为强力推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还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顾问,市长为组长,市纪委书记、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及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卫生、城管、住建等24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在宣传、卫生、城管、公安、广电等部门抽调人员组建办公室,分成4个专项组,并对照《湖南省卫生城市标准》把任务和责任进行分解,层层落实到单位、到部门、到个人。 2、部门责任到位。为确保责任落实,部门作为,市领导高度重视卫生城市创建工作。2011年8月召开了“六城同创”动员大会,拉开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序幕。2012年5月9日市委书记阳建民率主要职能部门和城区四办一把手对南津路、南门大市场进行了督查,召开了讲评和工作调度会。5月30日,市人大副主任李炳炎率人大常委委员及代表进行爱卫条例执法检查和卫生督查。7月2日和8月30日又相继召开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讲评调度会。9月3日,市长胡海军率城管、卫生、商务、住建和城区四办到南正街、壶天巷菜市场、新华西路等地现场办公,对一些老大难问题进行交办和解决。四大家分管领导经常深入街道社区、走访群众、听取民意,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爱卫会加强了网络体制建设,进行了建章立制,细化了工作责任,进行了创建任务分解,出台的《湘乡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实施方案》、《湘乡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责任分解细则》、《湘乡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考评办法》等市委政府文件,将创建工作职责一一明确,逐项落实。部门单位、办事处、社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卫生检查和评比表彰活动,推动了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 3、财政保障到位。爱卫办升格为正科级单位,人员编制9人,纳入参公管理,独立核算,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11年59万,2012年70万,逐年递增。对办公室重新进行了装修和改造,添置了电脑、打印机、摄像机等设备,调配了一台小车,确保了工作正常运转。 (二)健康教育稳步推进 成立了市健康教育所,配备了5名专职人员,添置了相应的设备。各单位、各社区、各行业均相应成立了健教领导小组和明确了专职人员,健全了健康教育网络机构,覆盖率达95%以上。组建了健康教育讲师团,在每个系统、办事处、社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健康讲座,2012年共计宣讲65课次,编印并发放了多种健康教育资料达32000份。街道、社区、单位开设健教宣传栏,举办多种专题讲座,开展了广场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中、小学校健教开课率100%,配备了专职健教老师,教材、教案、评价资料齐全,有固定的健教宣传阵地,先后开展了“小手牵大手”、“城市卫士”、致学生家长倡议书等活动,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各医疗机构设立健康知识宣传栏,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向患者和社区居民开展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其中开展进社区宣教6次,义诊近千人。企业制定了劳动保护制度与措施,对职工进行了健康知识培训,有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在电视台开通《卫生与健康》专题讲座,每月一次。出台了公共场所禁烟管理办法,制定了控烟工作方案,开展了控烟宣传和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居民和职工控烟意识不断增强,城区内无烟草广告。 (三)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范 1、强化市容管理。将环卫专项规划纳入我市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关于构建湘乡市“大城管”工作模式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市委书记为顾问,市长任组长的城市管理委员会,形成市、城管委、城管局的三级考核,构建了“大城管”工作格局。主次干道推行城市管理责任区域制度,所有市级领导每人联系一条责任街,每条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均明确了相应的责任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并树牌公布,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 2、夯实基础设施。一是加强基础设施维护。投资1.28亿元建设泉湖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新建了望春南路、德馨、茶场三处公厕及4处垃圾中转站,改造高台式垃圾站21座,提升了消纳和处理城市垃圾的能力。公厕保洁实行专人负责制,及时维护维修,确保了公厕设施的正常运行。积极加强环卫设施添置.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与维护,新添置了多功能运输车、垃圾挤压车、清洗车、铲雪车等环卫机械作业车辆10辆,环卫作业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实行了清扫机械化作业,在城区各主要街道设立果皮箱2000个,进一步完善了城区环卫设施。加强了市政设施维护,修复街缘石、平石3500余米,修复人行道板3200平方米、油砂路面3000平方米,桑梅路、向红路、北正街等路面全面提质改造。对城区5187盏路灯全部进行了检修维护,在滨河南路、车站南路、320国道壕塘路安装路灯监控系统,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全面启动了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对城市57公里排水管网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淤。二是园林绿化扮靓龙城。完成滨河北路五期左侧绿化、320国道壕塘路段绿化、湘乡大道前段提质、320国道汽车西站绿化、泉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绿化建设及滨河路绿化提质改造建设,对湘乡大道、东山路等路段进行补栽补种,两年来新增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改造绿化面积12000平方米。三是农贸市场提质升级。加大了集贸市场建设的投入,南门菜市场正在全面升级改造,对东风菜市场、壶天巷菜市场、东昇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基本上实现了划行归市、功能分区。 3、优化城市环境。扎实开展了市容卫生、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建筑工地环境卫生等一系列的“整脏治乱”专项整治行动。各职能部门、单位和办事处对城区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采取分段、分片、定人、定职和增加清扫人员,延长保洁时间等措施,全面落实《市容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实施办法》,环卫处定时对主次干道进行全面清洗,确保街道干净整洁。城管局在主要街道推行了垃圾袋装化.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管理,实行集中统一清运,杜绝了垃圾乱堆乱倒的现象。城市生活垃圾统一运送至泉湖生活垃圾场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91%。采取集中打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整治和规范城区户外广告、门店招牌,对不符合要求和破旧、脏烂、有碍观瞻、影响市容美观的户外广告进行了规范整改和拆除,彻底清除过期广告和“牛皮癣”1000处。 4、规范城市秩序。开展了交通秩序、市场秩序、违法搭建、五小行业、建筑工地等专项整治。对交通标志标识进行完善,规范了运营线路和秩序,交通十字路口增加了交警和劝导员,电视台开通了《彭姐说城管》专栏节目,编辑了《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简讯,市民交通意识明显增强。交警和城管部门着重对乱停乱靠、乱行乱穿进行了整治,城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教育、劝导司机、行人18502多人次,处罚违章行为7000多台/次。城区设置交通标线4000多米,设置标牌37处,处罚乱停乱靠412台/次。市商务局加强了对市区集贸市场整治,对几个影响市容的临时菜点进行了搬迁,强化了归店经营和流动摊担的整治,东风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等一改昔日“脏、乱、差”的现象,环境卫生整洁、招牌统一、秩序井然。加强建筑工地环境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工地卫生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围挡作业,材料堆放有序,建筑渣土做到密闭无泄露运输,2012年上半年共发放渣土准运证302个,查处污染418次,查处违章车辆37辆,制止乱倒建筑垃圾16次。集中整治违章建筑,全年强制性拆除违章建筑4000多平方米,拆违控违工作成效显著。出台《关于定点在容器内燃放烟花鞭炮、禁止沿街抛撒冥纸的通告》,加强了殡葬占道管理和烟花鞭炮燃放的管理。 (四)城市环境保护指标达标 制定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了演练,及时处理群众投诉的环境问题,解决了群众关注的环境难点和热点问题。以五矿湖铁烟尘控制治理、城区噪音治理、河道治理、路面扬尘控制、餐饮油烟排放、生活污水处理等为重点,深入开展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等污染减排工作和“蓝天碧水”工作,切实加强了城市环境保护。大力开展了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氮氧化物减排工作等十大环保工程,扎实抓好涟水河流域内企业达标排放、重点企业治理、生态恢复、土壤底泥污染治理等工作。建设了高标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结束了我市生活污染源对涟水河的污染历史,有效解决了我市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4.1%。启动了五矿湖铁“烟气治理与余热发电项目”,对城区的重点污染企业,采用关、停、并、转、治等有效手段,城区大气质量.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与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督促各医疗机构落实医疗垃圾回收处置措施,定期对涉重金属企业进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危险废物集中式处置率为100%。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重点保护,在饮用水水源地设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制定了事故应急制度,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加强了空气自动监测,我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PM10)为0.08mg/m3,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为0.04mg/m3,均达到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Ⅱ级标准。加强了市辖区内水质断面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测,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对城区建筑业和娱乐行业噪声进行严格治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47.4分贝,低于标准值56分贝。近三年内无I级(特别重大)和Ⅱ级(重大)环境事件发生。 (五)公共场所和饮用水卫生监管有力 一是加大监督指导力度。积极加强公共卫生单位的日常监督指导,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目前,全市331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持证率100%,2342名从业人员体检率和卫生知识培训率100%。二是建立了公共场所监督与监测工作的联动机制。加大了公共场所监督执法力度,卫生、工商、文体、公安等部门集中开展了对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厅、小歌舞厅、小旅馆、小网吧等 “五小”行业的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两年来,共依法查处各类公共场所违法案件48起,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800份,关停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15家。真正做到示范一批、整顿一批、关停一批。三是继续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公共场所监管长效机制。近两年,对150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进行了量化评审分级,共评出A级单位10家,B级单位92家,C级单位48家。四是以水源防护和水质安全为工作重点,加强了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单位的监督监测,自来水公司定期报送监测资料,水质抽检合格率100%,未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和介水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六)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基础建设。制定和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制定了《湘乡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工作职责》、《湘乡市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湘乡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市人大每年开展了食品安全工作执法检查,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监管环节中的监督和指导。积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健全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食物中毒措施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两年来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二是强化了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加强环节监管,严格把好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等关口,强化监管措施,搞好工作衔接,做到安全监管“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覆盖。加强重点品种监管,切实抓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油、酒、肉、蛋、奶、菜、果等食品的监管。加强重点单位监管。以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小型餐饮单位为重点,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凉菜等高风险食品及餐具清洗消毒等方面的监管。三是强化了食品安全整治与打击。开展了非法添加剂、“地沟油”及餐厨废弃物、“小餐饮”、肉制品、牲猪定点屠宰、农产品质量安全、酒类市场、辣椒制品违法添加罗丹明B等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行动,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实施了严厉打击。2011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57起,农业投入品违法案件8起,饲料违法案件2起,处罚金额52.65万元,收缴不合格食品28.9吨、“地沟油”1吨,对不符合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户注销证照或依法取缔34家,限期整改、停产整顿63家。四是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示范市场的创建活动,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行业自律,起到示范和推进作用。对各餐饮单位进行量化评审和建立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公示栏,全市共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一条,示范市场一个,龙宾、一中食堂等示范店100个。 (七)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力推进 一是建立和健全了预防接种相关制度,规范了接种流程,提高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质量和接种率,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均达到国家标准。二是加强了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网络健全,疫情报告及时,程序正确,处理规范,无法定传染病漏报。三是加强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规范了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对医疗废弃物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回收,严防医疗废弃物污染传播疾病,危害社会。四是进一步完善疫情监测、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三大体系建设。市卫监所成立了传染病监督管理科并明确专人管理,传染病防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监督及时,相关资料完整。制定了传染病防治规划和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并进行重大传染病防控应急演练。各医疗机构均成立了预防保健科并有专职人员,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健全,门诊日志齐全,规范设置了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近几年来我市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内,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的爆发性疫情。 (八)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继续深化 近几年来,“四害”密度一直控制在国家标准内,2011年顺利通过了“灭鼠先进市”复查,今年又成功获得了“灭蟑先进市”称号。一是成立了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人员,制定了《湘乡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规范》,出台了《湘乡市除“四害”管理办法》,举办了除“四害”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达512人次。二是建立了严密的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区域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特别着重对老鼠、蟑螂密度监测与病媒生物消杀药物效果评价,为全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决策依据。三是加大了对病媒生物防制的投入,运用市场化机制,通过公开招投标,实行PCO专业消杀,大面积投饵,免费发放灭鼠、灭蟑药物。近2年来,累计投入除四害经费42万元,印发宣传材料3万余份,投入灭鼠药物5880公斤,灭蟑烟雾片32000包、蟑螂蚂蚁药79800瓶、灭蟑药笔5000支。四是加强了对社区、居民小区除“四害”工作的指导与督查,积极做好除“四害”宣传、药物投放和清扫保洁工作,对公共场所“五小”行业进行了联合执法检查,确定专人负责,督促指导各经营业主完善防制设施,治理孳生场地,落实防制措施。 (九)单位和社区卫生整洁有序 各机关单位和社区都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组织机构,制订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了工作人员和经费,建立健全卫生检查评比、奖惩制度,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加强了居民小区基础设施投入,新建了垃圾池,增设了果皮箱,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开展了以治理环境、清理“三乱”、绿化美化、“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活动,单位、居民区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全市开展了卫生单位、卫生小区创建活动,对2011年省级文明卫生单位进行了复查,并指导8个机关单位申报创建省级或地级文明卫生单位。 (十)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环境明显改善 大力开展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建筑工地专项整治,加强了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加大了垃圾清扫力度,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将生活垃圾统一纳入市区收集运输处理,做到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之三 三、工作体会 (一)舆论宣传是前提。 采用社会宣传与新闻宣传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加强宣传,把举报电话作为“民声通道”24小时开通,及时受理、落实、.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反馈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电视台开设“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我找茬”、“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曝光台”“城乡环境卫生日报”等专题,在网站设立专栏,深入宣传报道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动态,对城市卫生工作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在全市发放卫生告市民书35000份,巡回宣传车40天次,并在城区主要路口、候车亭、交通指示牌设置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公益宣传广告50余块,在283辆的士车顶上装显示屏全天候播放创建卫生城市温馨提示,营造了浓厚的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氛围。广泛开展文明卫生劝导活动,从市直各部门和城市管理职能单位组织500人的文明卫生劝导队伍与交通路口交警和协警,在城区35条主要街道,开展为期3个月的全天候劝导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卫生习惯。通过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广大市民的文明卫生意识明显增强,城市卫生明显好转。 (二)强化督查是手段。 加大了检查督导力度,.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对日常工作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坚持从严整改,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充分发挥三级督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办督查、部门督查、专题督查)的整体作用,采取明查暗访、交叉检查、督查督办、现场办公等方式,通过定期督查与随机督查相结合,专项督查与综合督查相结合,分片督查与全面督查相结合,实地督查与电话督查相结合,确保工作不松劲、不滑坡、不反弹。同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责任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发放督办函和交办函,严格问责追责。共计发出督办函215份、交办函68份。通过督查,及时发现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了针对性的专项整治,切实解决了诸多疑难问题,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机制是保障。 一是强化长效管理机制。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和长效保洁机制,采取大城管、大防控的工作措施,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巡查劝导,真正做到责任街干净整洁。制订了社区管理、http://www.cww114.com市容市貌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五小”行业管理、市场及周边管理、交通秩序管理等6个方面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了“调控有力,运转灵活,行为规范,办事高效”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框架,为巩固创建成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各个部门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中都有自己的难题和困惑,也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我们不仅通过部门协作配合来圆满完成工作目标,更通过沟通交流来共克难题、共谋良策、共享资源,建立信息、机制、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进而推动各项工作的进程。各项机制的形成,为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蓬勃开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四)创新举措是亮点。 为了摸索一整套创建卫生城市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在健康教育宣传、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食品卫生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比如,在健康教育上,组建了健康教育讲师团,在每个系统、办事处、社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健康讲座,开展了广场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提高了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构建了“大城管”工作模式,形成了市、城管委、城管局的三级考核。在食品安全方面,以主次干道、居民区、农贸市场、进出城口、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加大了综合整治力度,创新举措,树立典型,建立了样板示范街和示范店,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提升了城市形象。 通过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道路畅通了,环境变美了,农贸市场焕然一新,背街小巷干净整洁,住宅小区环境优美,城市空间得到拓展。然而环境建设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我们将借此次验收检查为强劲东风,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六城同创”为依托,以增强市民的健康文明意识为先导,以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为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继续提升创建工作整体水平,在巩固和提高上下工夫,在创新中求发展,让湘乡的软硬环境和城市面貌再上新台阶 以上是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我们一定按照大家的意见和指示切实抓好整改,进一步推进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谢谢!
第二篇:恩平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我市自2004年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以来,面对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基础差、任务重、资金缺乏的实际,市委、市政府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扎扎实实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目标奋进。经过近四年的不懈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城市卫生管理,提高了广大市民的卫生意识,于今年3月12日通过省爱卫会组织的考核鉴定,跨入了省卫生城市的行列。现将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之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在充分调研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市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和实现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来抓,并在2004年的市委全会上进行了部署。但是,由于我市城市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城区道路硬底化率较低,城区闲置地较多,市民卫生意识不高,城市脏、乱、差等现象较突出,而且我市财力非常有限,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市城市面貌和卫生状况实现质的飞跃工作难度较大。一些同志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难度太大,不切合实际,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热情不高。对此,我市迅速召开了全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动员大会,深入分析了我市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增强做好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站在全市大局的高度,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做好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同时,市成立了由市长亲自挂帅、32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从有关单位抽调19人组成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办,由分管副市长、爱卫会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开展组织、协调和督导工作。各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成员单位也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有计划、有部署地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各项工作,确保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市政卫生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随着城市建设面貌的逐年变化,随着城市环境卫生的不断改善,随着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逐步深入民心,广大干部群众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意识进一步增强,并积极主动投身到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中去。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之二:部门配合,各司其职 按照《广东省卫生城市标准》2006年版的要求,我市重新编制了《恩平市创建广东省卫生城市目标管理责任分解和街道路段卫生任务分配表》,以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各级和各部门单位,并加强跟踪督办,使全市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氛围。其中,市城管、卫生、环保和恩城街道办事处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中发挥了中坚力量的作用。市城管局以市政建设管理为重点,逐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治中心城区脏乱差,使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市卫生局以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重点,指导开展除四害及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专项整治,逐步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市环保局全面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开展了水泥行业消烟除尘和纺织漂染行业污水处理的环保限期达标整治行动,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恩城办事处充分发挥各居委会作用,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卫生,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先进单位和卫生先进户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卫生意识。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之三:突出重点,攻坚克难 城市管理难点多、顽症多,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必须突出重点,综合整治,狠抓落实。 (一)加强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多种形式,把提高市民的文明卫生意识作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方面,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简报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的宣传报道,重点办好《立此存照》等专题电视节目,大胆地将城市管理的不足之处和市民的不良陋习进行曝光,并在购物广场、居民区、城中旧村等安装永久性彩色卫生警句警示标牌,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卫生,营造浓厚的全民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氛围,不断推进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健全健康教育网络,提高市民健康意识。市卫生局配备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和经费。相关单位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共设立健康教育机构56个,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127人。同时,广泛开展各类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市民卫生意识和健康行为。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考核鉴定过程中,我市所查学校学生、职工及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90%和82%,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2%和76%。 (二)加大资金投入,着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决定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成败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大.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配套完善。在道路硬底化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新铺水泥街道67条共12公里,新铺和维修人行路面28000平方米,新装和修复地下水道20公里。并新建了荣誉市民大道、恩洲广场、小岛文化广场和市政府大院东门绿化广场,为市民休闲娱乐增添了新亮点。在城市垃圾管理方面。撤销了露天垃圾斗63个,安装街边果皮(垃圾)箱1583个,新建标准垃圾中转站10座,改造垃圾处理场1座。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重点抓好市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600万元,厂区土建主体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预计今年9月份全面完工。同时,沙湖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也正加紧筹备。在城市绿化亮化方面。新植和补种路树近5万棵,新增绿化带17万平方米,2007年中心城区绿化率达到38.8%,人均绿地面积10.8平方米。新装路灯1236套,中心城区路灯达到6500盏,路灯覆盖率98%,亮化率达100%。在公厕建设管理方面。高标准新建了水冲式公厕12座,使中心城区大型公共场所的公厕累计达到22座。 (三)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整治城市脏乱差。 城市“六乱”历来是城市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我市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整治措施,确保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不留死角。 在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方面。我市从2004年起,将其纳入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统一管理,并加大卫生执法管理力度,累计清理了卫生死角近1000处,解决了多起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卫生问题。同时,加强国道沿线、高速公路出口沿线村庄的卫生宣传,杜绝卫生污染源。对城区、城中村违规养禽畜行为进行清理,消除“四害”孳生地。对居民区、城中村小街小巷进行清扫保洁,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实行表彰先进、曝光后进制度。 在中心城区街道卫生整治方面。层级落实城监、环卫保洁责任,主要街道实行专人全天候保洁制度,其他道路实行专人早晚一次清扫制度,专门成立“牛皮癣”专业队,治理乱张贴行为,同时设置固定广告专栏19个,解决零散小广告张贴出路。同时,深入开展畅通工程,完善交通标志和划定停车位,严格整顿交通秩序。 在市场及周边管理方面。重点抓好对锦江市场等进行重新布局改造。单位和商户实行门前“三包”,集贸市场划行归市、分类设摊,每个摊位设置了垃圾桶,彻底取缔占道经营。 在机关单位和居民区卫生整治方面。建立和健全了单位和居民区卫生管理小组,进一步落实了卫生管理制度。市爱卫会明确划分成员单位包干责任区,定期组织卫生大行动和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发动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居民群众经常开展卫生清理行动,使单位和居民区经常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 (四)确保“三个到位”,着力抓好除“四害”工作。 一是确保制度到位。我市依照国家有关除“四害”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了《恩平市城镇除“四害”管理实施细则》和《恩平市除“四害”有偿服务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全市的除“四害”工作。二是确保人力到位。目前,.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市城管局、市疾控中心和恩城办事处等单位已配备了除“四害”消杀专业队,共有专(兼)职人员54名。除“四害”消杀专业队按照区域卫生管理的原则,分别负责对中心城区公共地方、办事处辖区单位和居民住宅区、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和食品经营单位的除“四害”消杀服务工作。三是确保经费到位。市政府每年至少拨出10万元支持城区灭鼠巩固工作。2004年,经省爱卫会的鉴定验收,我市被评为“灭鼠先进城区”。 四、建机立制,强化管理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是一种手段,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才是最终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努力,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我市先后印发了《恩平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规则》、《恩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恩平中心城区门前“三包”管理办法》、《恩平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为今后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城市和卫生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健全了基层爱卫组织机构。恩城办事处及所属的居委会已建立了爱卫会,并有专人负责,有办公场所,有经费,有活动,有档案资料。三是经常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我市已印发了《恩平市城镇单位与社区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单位与社区环境卫生检查评比的职责、范围、制度与办法,并规定从今年开始,每季度开展一次单位卫生检查评比。四是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环保、城管、卫生、工商、交警等部门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城市的环境和秩序。http://www.cww114.com 几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和总体卫生水平都有了明显改善,并成功跨入了省卫生城市的行列。但离省更高的要求和市民的愿望仍有一些差距。今后,我市将认真吸取和借鉴各地的成功经验,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达标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长效管理,巩固成果,努力营造文明卫生、整洁美观的新城市。 以上是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由创卫网编辑 http://www.cww114.com (责任编辑:创卫办)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